俗語說:「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」每個人都有很多理念、夢想與抱負,而它們為什麼沒有成為現實呢?答案 很簡單,那是因為我們心中都有個搗蛋鬼在作祟,它就是「拖拖拉拉」。 很多人都是在暑假結束的前幾天,才開始瘋狂趕作業。禮拜一要報告,大部分的人都習慣拖到禮拜日晚上才趕著做。由於拖延是人的慣性,洞悉人性的老師或主管, 總會把截止日訂得早一點,預留一些緩衝空間。管理學有一個「吉格勒定律」(Giegler Theory),就是將目標拉 高,即使最後沒有達標,也會達成部分目標。 英國歷史學家帕金森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,發現人們即使是做同一件事,耗費的時間差別可以很大。有人能 在十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,也可以為了消磨時間而花上半 天看報紙,甚至將分類廣告一條一條的讀。一個很忙的人可以花二十分鐘就寄出一疊明信片,而無所事事的老太太給遠方的孫女寄張明信片,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──用一個鐘頭找老花眼鏡,再用一個鐘頭挑選明信片,查地址花了半個鐘頭,問候的話寫了一個鐘頭。帕金森定律(Parkinson's Law)認為,工作會自動膨脹,占滿一個人 可用的時間,因為如果時間充裕,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, 或是增添其他項目,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。 這樣看來人是很有彈性的,既可以速戰速決,也能遲遲不動,而生命往往就耗費在拖延之中,這真是很可怕的事,因此我們必須即知即行,才能成就目標。我想到蒸汽火車的原理,火車頭好像一個大水壺,用煤炭加熱讓水滾開,產生出水蒸氣推動活塞,帶動推桿,進而讓輪子轉動。一開始因為要先累積能量,所以速度會比較慢,等到累積了足以啟動的臨界點,火車就能順暢的運行,愈跑愈快。這種暖機的比喻,或許你也曾體會過,一開始確實不容易,等跨過初步的門檻,就會有漸入佳境的感覺。 有位朋友分享自己在冬天早上起床晨跑的故事。他 說:「冬天晨跑最困難的事,就是從溫暖的被窩裡起身, 換上運動服、穿好鞋,打開門走出去。」如果能克服睡 意,順利走出門去跑步,接下來就不難了。跑步速度可以快、可以慢,路徑也可以自己選,因此在走出門的那一刻,你就已經成功晨跑了! 萬事起頭難,若你能克服自己的不習慣、懶惰、害怕,繼續勇敢走下去,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。還是國中生的楊楊,每天下課回家就躲到房間打電動,每天會打五、六個小時,媽媽叫他吃飯、做功課、洗澡、做家事,他總是說:「等一下。」不管媽媽怎麼都叫 都不為所動,親子關係非常惡劣。幸好楊楊在卡內基教室裡很願意參與和表現,他承諾老師說:「我每天會減少十五分鐘打電動的時間。」 第一天的十五分鐘,他並不知道要做什麼,就走來走去,一直看手錶。 第二天他減少三十分鐘,一開始也是走來走去,突然間他看到桌子很亂,想說閒著也是閒著,就開始整理凌亂 的桌面。 第三天他減少四十五分鐘,於是走下樓去閒逛,看到 廚房水槽裡的碗筷還沒洗,就洗洗碗,順手把垃圾拿出去倒。 第四天有一個小時的空檔,他發現不打電動其實可以做其他事,就去外面打了一個小時的籃球。 楊楊發現以前的自己總是關在房間裡,現在多了約同學去打球或看電影的機會,感覺也滿好的。他學會分配時 間,念書、幫忙做家事、打電動、和同學一起打球或出去 玩,都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從前的他是電玩的奴隸,現在的 他成了時間的主人。 讚美比批評有用 以前的心理學著重於「研究病態心理學」與「改善負 面情緒」,但人們逐漸發現,這樣做只是治標,並不能治本;人們不只想要改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陷,還希望能找到自己的長處與生命的意義感,那才是快樂的泉源所在。因此,開始有人研究正向心理學與幸福感。 正向心理學的始創人塞利格曼博士(Dr. Seligman) 歸納三千年來各種不同文化的傳統,發現正向心理不外乎以下幾種美德:智慧與知性、勇氣、人道與愛、正義、修 養、心靈的超越。研究指出,人要活得快樂有三個層次, 第一種是享受歡樂的人生,第二種是活出積極、充實的人生,最高層次的快樂是活出有意義的人生。 每個人都喜歡和正向的人在一起。有一次,我和朋友去參加一個飯局,我們被安排在不同的桌次,我在席間分享最近出國碰到的有趣事情,大家就打開話匣子,聊了不少出國的話題。結束後,朋友問我:「你那桌剛剛在聊什 麼?聽你們都笑得很開心。我們那桌的人都在抱怨工作上的事,氣氛好沉悶。」大家都喜歡和正向的人在一起,因為心情會跟著愉快起來;如果被別人當成情緒垃圾桶,本來高興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。 有位大學生在參加卡內基訓練後與我們分享,他發現讚美鼓勵別人讓他的人際關係因此進步很多。他說以前和人打籃球,如果有失分,他都會不經大腦的說:「你豬頭喔!」「屁啦!」「白癡欸!」 他其實並不是真的在罵誰,只是 發洩一下懊惱的情緒,卻沒有顧慮到聽的人的心情,經常得罪別人而不自知。現在如果有失分,他明白批評無用,會改說:「沒關係。」「看下一 球。」一旦隊友得分,他更是直接大聲讚美:「你好厲害!」「太棒了!」「讚喔!」他發現以前隊友被罵臉都會臭臭的,團隊氣氛很差;現在被讚美、鼓勵,臨場穩定 度反而比較好。 「以前我都要到處找人,才能把隊友找齊,現在大家 都主動跑來跟我組隊。」這位同學把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,以及給予人讚美與肯定,實際用在日常生活中,並 因此感受到正向力量的不可思議。 其實,讚美與肯定不光只是用在打球或玩遊戲,你身 邊的親朋好友也都需要讚美。 美國第一位台灣裔的NBA籃球員林書豪,他擁有很正面的特質,並鼓勵了很多人。林書豪的職籃生涯比別人 晚,雖然原本只是板凳球員,並未受到球隊的重視,但他 仍舊不斷練習,保持自己的體力並加強球技。因此,當他有機會上場,便在比賽中大放異采,一躍成為球隊重要的後衛,創造出大家為之風靡的「林來瘋」旋風。 後來,林書豪碰到難以避免的職業傷害,只能耐心等待復原和不確定的球季。除了信仰的支持外,每一次的挑戰和顛簸,也讓他學會以正面的態度看待挫折,全力以赴做自己能做的事,然後將成敗交給上帝。等受傷痊癒之後,他便恢復上午球場練習一個半小時、舉重一個半小 時,下午再進行籃球賽與投籃練習,一天六小時、一週六天的訓練,幾乎沒有間斷過。 即使處在逆境之中,我們仍可以透過規律的生活、運動、自我激勵和信仰,讓自己獲得正向的能量。 保持正面信念,就是在心中點起一盞不熄滅的火。不被負面情緒淹沒,並且用信念和行動去翻轉現狀的人,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。 我曾與一位職涯專家聊天,他告訴我他協助企業徵才,有許多企業叫苦連天,說很多工作找不到適合的人。很多精密機械生產線需要技術人員,入行工作薪水平 均可以到30K,但是沒有人要做。因為大部分的應徵者喜歡在辦公室吹冷氣,比較不願意做辛苦的現場工作(或一般人所稱的「黑手」)。聽完這位專家的實務分享,我體會到,即使大環境不佳,只要你願意保持正面的信念,了解相關資訊,也能夠在黑暗中看見光亮,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。 若將正向特質應用在人際的相處上,以讚美、鼓勵 代替抱怨,別人一定會被你激勵,並對你留下好印象。想一想,一個小小孩在學走路的時候,即使走得不穩、跌跌撞撞,我們都會給他拍手和鼓勵,很開心的稱讚:「你好棒!再多走幾步。」可是,當我們碰到大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時,卻不會像鼓勵小小孩一樣熱情的激勵他。 摘自《在偉大的航道上,逐夢》 - See more at: http://bookzone.cwgv.com.tw/topic/details/398#sthash.NEC3PbPI.dpuf
0 意見:
張貼留言